
從邏輯思維開始就看他啦,說實話今年的跨年演講內容有些水,不如前兩年的,而且廣告多了不少,整場看下來更像是個產品發(fā)布會似的,照這么干,他也不用演講35年啦!幾年估計就沒人看啦!功利性越來越強了!

兩者不一樣
近幾天有種說法,中年人聽羅胖的跨年演講,老年人吃權健保健品。這話可不對。雖然受眾都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但本質是不同的。
聽羅胖的演講還是有信息量的,今晚聽了半小時,開篇說的美國大豆商船在中美的貿易摩擦中的尷尬航程,覺得特別喜劇。盡管以前知道這事,但羅胖說得更形象生動具體。就算我花錢買票到現場,起碼還是理智和清醒的。
權健的虛假宣傳,是建立在信息不對稱情況下,給消費者畫個大餅,超強的心理暗示,來達到商業(yè)目的。消費者是處于被暗示被動狀態(tài)。 把權健和羅胖的演講放在一起,是概念性的錯誤。
獲取信息與提升能力是不同的。聽羅胖演講,獲取信息是不錯的,無論觀點對錯,起碼是一種視角,是團隊辛苦勞作的成果。但把這些信息變?yōu)橹R,進而提升為一種能力,需要一個過程或時間,獲取的信息需要在思維和實踐過程中不斷加工,逐步積淀的。有這樣的定位,就不會苛求羅胖的跨年演講了。
演講要聽的,但老老實實的看書,思考還是省不了的。有些觀點,不同能力和條件的受眾聽了,情況也千差萬別。
聽了馬云的勵志演講,有些人熱血沸騰,真的從人生的泥潭中走出來了,而有些人卻放棄本來安穩(wěn)的日子,弄得血本無歸。這還要看天時地利人和運氣。

保健品也是“好忽悠”的人才能被忽悠,什么成功人士的演講也一樣。他的演講擺明了是他的觀點,你信不信得自己帶腦子判斷,每個演講都去相信,不得精神分裂癥?

元旦過后,跨年演講火了,各路專家大神都蹦出來了,有夸上天的,也有把羅胖當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,我只是想說一個問題,尤其是那些說羅胖跨年演講是忽悠人是騙子的,如果你抱著聽一場跨年演講就能發(fā)家致富的這種態(tài)度,這種人建議你去看看腦子,你更適合去看看電視,活在幻想中,那些看完把羅胖神化的人,也應該和第一種人一樣,結伴一起去,任何事情存和合理,我從第一場跨年演講就開始關注,四年了,跨年演講在我心里也就是羅胖把碎片化的信息總結一下呈現給我們,讓我們能充分感知這個世界,提高對商業(yè)信息的敏銳度,到此就可以結束了,至于接下來我如何工作,如何生活,自己心里有桿秤,自己半斤八兩什么樣子,自己最清楚,說這么多,就是想表達一個觀點,無論什么時候,做一個擁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,才是你一生的財富!

這就是評論家和實干家的區(qū)別了,貶低別人的同時把自己顯得多高大多深刻
• 如何評價速度與激情10? | • 項羽到底打不打得過呂布? |
• 你知道生活當中,有哪些禁忌嗎? | • 請問人活著到底圖什么? |
• 存款存夠了,可以躺平嗎? | • 因拖欠工資,某中學高三教師集體罷課,家長擔憂,耽誤高考咋辦? |
• 你到了50歲,還喝酒嗎? | • 地球為什么會轉動? |
• 為什么有些白酒喝了頭疼有些白酒喝了不痛? | • 大年初一,你們吃餃子餛飩還是湯圓? |
